重点永远划不对的你,难道就是当代列文虎克?
科学知识/学习方法/手工教程,「狂丸科学」可能是你见过最好玩的今日头条号
朋友,你就是列文虎克吗?
最近「列文虎克」这四个字简直成了「人肉显微镜」的另一种说法。其实这个名字原本属于一位活跃于17世纪的科学家,但现在却被特指某一类人群。通常来说,被认为是列文虎克的人,不仅双眼堪比显微镜,而且总是能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盲点 。
例如这位网友原本一本正经的在讨论苏炳添和博尔特在赛道上的较量:
结果网友版「列文虎克」的关注点既不是苏炳添更不是博尔特,而是为什么另一位运动员的画风和其他人不一样 :
玩过《绝地求生》的玩家多少对于空投有些执念:
结果就在多数人都被空投画面震撼住的时候,列文虎克又发现有一个空投没打开伞包···
最让狂丸服气的,是下图中《权利的游戏》的两位演员正在帅气互砍,小妹子换匕首的动作帅到令人拍案叫绝:
结果一位列文虎克的关注点却是,这是一场耐克vs阿迪 的战斗:
你们的眼睛都这么硬核么?
甚至现在「你就是列文虎克」这句话,都已经被彻底玩成队形贴了。
所以,这位大神到底是谁?为什么眼神强悍的网友都被冠上了「列文虎克」这个名字?
列文虎克全名叫做Antonie van Leeuwenhoek,可以译作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他改良的显微镜远超同代,同时他也是第一个使用自己设计、改良的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人, 当时他称呼它们为animalcules,也就是微小动物,因此他也被认为是「微生物学之父」。
这也难怪他变成热门网络梗,毕竟人家是人肉显微镜们的祖师爷 。
其实列文虎克的科研之路也算是颇具传奇色彩,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标准的逆袭爽文流。作为某个学科的元老级人物,列文虎克其实并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起点相当低,能够走到留名青史的地步,全靠自学成才 。
列文虎克出生于1632年的荷兰代尔夫特,父亲的主要工作与制造篮子相关,母亲的家庭富足但和科研方面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而他16岁时的第一份职业是在阿姆斯特丹的一家亚麻布商店做会计学徒,6年后回到了代尔夫特自己创办公司开始从商,接着又成为代尔夫特市政厅的高级公务员。可以说是走着走着,就走上了人生巅峰 。
他投入到科学研究其实算是歪打正着。那时候作为纺织品商人,都需要利用小型的透镜对布匹进行检查,而列文虎克也毫无例外的接触到了这种能够放大视野的器材。
同时在接触过由英国科学家胡克所写的用显微镜描绘昆虫、植物的书籍《Micrographia》后,他终于开始真正对镜片加工与微观世界产生浓厚兴趣。
于是他开始将自己的大部分的业余时间 ,用于学习、研究研磨镜片、制作显微镜。列文虎克的放大镜从整体外观上来看,很像是一个金属眼罩:
所以这样的显微镜能有多强? 据了解,列文虎克凭借其独特的技巧一生研磨了500多个镜头,放大倍数在50倍到300倍之间,而同时代的一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仅能够达到30到40倍。
至于列文虎克所能观察到的视觉效果如何,荷兰代尔夫特学院微生物档案馆馆长Lesley A. Robertson博士,利用一段视频展示了列文虎克通过自制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世界,可以说相当震撼:
然而有趣的是,无论是打磨显微镜还是使用显微镜都是列文虎克独门秘技,他不仅将制作方法保存了起来,使用技巧当时也几乎没有其他人掌握。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有人参透了列文虎克关于显微镜制作的一些关键步骤。据了解他至少拥有三种方法来制造微小的镜头,康宁玻璃博物馆就对此进行了理论上还原,其中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易懂,首先需要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中间部分,直到它融化:
然后拉伸,形成一条细长的玻璃丝,玻璃丝会越来越细,最后直接断裂:
然后将其中一头放回火焰,继续烧烤,直到末端断裂处形成一个小玻璃球。等它冷却后,这颗珠子就是可以用作显微镜的镜头材料了。
所以有了镜头,然后又该如何使用呢?列文虎克一般会将这些镜片安装在两块铜版之间,固定在一起使用。
对此,网友Keeling Lab则用两个一厚一薄的纸板进行了仿制:
纸板固定好后会打孔放置镜头,然后将样本贴在薄纸板这面上,通过挤压可以掌握样本距离镜头的位置:
然后通过调整光源角度成像:
虽然现在看来,他的独门秘技距离目前的显微镜有着明显差距,但实际上他当时的科研质量非常高。拥有了自制改良显微镜,他眼中的世界和普通人自然开始大不相同,并陆续为人类发现了世界的另一面。
他开始重新观察身边的一切,包括昆虫、发霉的面包、头发、血液、植物、并不停地记录和绘制图纸。在1673年,他将部分成果写进书信,并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开始逐步向外界公布自己发现的奇妙世界。
(列文虎克绘制的一岁大的白蜡树切片)
其中最著名的成就包括他在1674年准确的描述了红细胞,同年还发现了纤毛虫。
1676年,他在观察水时发现了细菌,并试着从不同的来源如雨水,池塘和井水中计算微生物的数量。
到了1677年,还观察到了精子,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并描述精子细胞,据说样本之一还来自他自己。总之,狂丸始终感觉这位大佬像是来刷成就的。
虽然列文虎克拥有众多「人类第一次」的头衔,但他本身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科学家,并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观察者与商人。
然而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有目共睹,在1680年,尽管这位大神并不懂英语、从未参与过英国皇家学会的任何会议、甚至与其他科学家沟通全靠书信,列文虎克还是被选为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而直到1723年列文虎克去世时,他已经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大约190封信,其中详细介绍了他在各个领域的发现。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网友会被成为列文虎克了。除了他们的眼神都不错外,大家都还有着一颗对生活保持强烈好奇的心。
那么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你是列文虎克吗? 狂丸从网络中找来了几副已经把我自己看瞎了的测试图,帮你来测验一下自己的实力够不够得上人肉显微镜的称号,别忘了也让你的朋友来试试。
找出一只熊猫
▼▼▼
1分钟内找出C在哪
▼▼▼
找出不一样的南瓜
▼▼▼
(图片素材来源自BRIGHT SIDE)
这场科学史上历时最长的撕X,最终牛顿获胜,但却成了他一生污点
这几天一直在聊牛顿,那今天就来聊聊牛顿和胡克之间的轶事吧,而这件事情,也是牛顿人生中最大的污点了。
其实我们一直说牛顿多么多么伟大,牛顿是一个非常聪明而且在科研上极具天赋的人,他一生大部分的成就都是在40岁之前完成。此后便迷信神学,崇信炼金术。
牛顿在炼金术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其实还有化学之父波义耳的功劳。在牛顿探索炼金术的过程里,波义耳起到了指导老师的作用。两人的首次公开会面是1675年,一年后,他们的通信往来开始频繁。在修习炼金术的过程里,牛顿经常与波义耳交流探讨。牛顿虽然中年就在科学上达到了绝顶高度,但却荒废了半生研究炼金术。
但是人家波义耳可没有一直沉浸在炼金术上,一直在坚持创新。 (无形之中倒坑牛顿一把……)。
牛顿在后40年的生涯中一直寄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去证明上帝的存在,甚至在研究地球有多少岁时,他居然用《圣经》推算出6000年。
所以,对于牛顿来说,科研是副业,神学是主页,能把副业做得这么好,你就可以知道他在科研上具有多么强的天赋了。他1687年的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辟了大科学时代,推动了近代物理的大发展,他也因此被誉为“物理学之父”。
作为经典力学基础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者。他发现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学和力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直到今天,人造地球卫星、火箭、宇宙飞船的发射升空和运行轨道的计算,都仍以这作为理论根据。
讲了这么多他所做出的成就却却并不能掩盖他性格的睚眦必报。他和胡克20多年的争斗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当然,他也怼了不少科学家,也报复了不少科学家)
胡克,被称为“英国达芬奇”。胡克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在20多岁,还只是“区区”大学生的胡克,就发现了弹性力学的基本定理——胡克定律。
这个人最六的是基本哪个领域,都玩的转。物理学发现了胡克定律。机械制造领域,改良了显微镜。在光学和生物学上也有重要成就,首次发现“细胞”(其实是细胞壁,这里要注意和列文虎克贡献的区别 ),“cell”这个词沿用至今。没错,“微生物学”之父就是他。闲的没事,看看星星,观测到了火星运动的轨迹。轻轻松松开了N个学科有木有。
胡克绘制的细胞结构图
胡克甚至在建筑领域也颇有所长。1666年,伦敦大火,一万三千间民房被焚,是伦敦有史可载上最大的一次火灾。胡克便以助手及测量员的身份,随行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筑大师雷恩爵士迅速投入到伦敦的重建当中去,设计了一批优美古雅的建筑,后来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也是出于二人之手。
格林尼治天文台
明白了吧,为啥他被称为“英国达芬奇”了。
那为什么他会名气如此低呢,就是因为和牛顿的对撕。
和胡克的对撕,可以说是牛顿人生最大的污点。
这可能是科学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撕X,它的波及领域最重:从光学的波动说和粒子说的启动,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它绵延的时间极长:达到了整整三十年。最终以牛顿的全面胜利告终。
这两个人的矛盾冲突点起源于牛顿发明了第一版反射望远镜,这入侵了胡克最擅长的领域,嫉妒的胡克仗着自己是英国皇家学会实验主任,直接在英国皇家学会说他抄袭。
然而碰上了吵架能手牛顿,直接抓住要害,要求胡克拿出实物,最终胡克没有拿出实物,不了了之。
后来嫉妒心强的胡克在多个场合怼上牛顿。报复心强的牛顿也屡屡拆胡克的台。
比如牛顿提出了光粒子学,即微粒说;而这一学说直接和法国科学界掌门人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相冲突。两人可以说展开了隔空论战。然而惠更斯成名已久,牛顿怼起来底气不足!
而胡克更是直接挺波动说,在 著述《显微图像》中声称牛顿学说正确的部分是剽窃他的,其他部分则荒诞不经。面对两个人的夹击牛顿一气之下不再发表光学著作,等到胡克死后,才出版《光学》一书,全面论述微粒学说,构建了一个相当精致的体系。这时候惠更斯也已经死了,没有人能和牛顿唱对台戏。由于牛顿的权威,微粒学说被普遍接受,而波动说则遭到打压。
当然后来波粒二象性证明俩人都对了一半,两者完全可以有机结合!
当然了,两个人的舌战还有更多,比如牛顿认为平抛物体的轨迹是螺旋线, 胡克就用十分恭敬的语言讽刺平抛物体的轨迹应该是椭圆的。
而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关于牛顿最大的贡献万有引力以及力学的论战。
大部分人都认为,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凭借一己之力推算出来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事实上早在牛顿之前,开普勒就提出了行星三大运动定律,而胡克更厉害,1674年,胡克发表了一本名为《试证地球的运动中》的著作。胡克在这本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行星运动理论: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起中心的吸引力或重力(似乎是在讲万有引力);天体在未受其他使其倾斜的作用力前保持直线运动不变(仿佛又在讲牛顿第三定律);离吸引中心越近,吸引力越大;行星的运动是惯性、外在引力和自身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微图像》
然而,他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数学不太好......
因为数学不好,胡克只能用他的公式来解释行星绕日的圆周运动,其他情况就无能为力。1679年,胡克给牛顿写信求救(这是心有多大)。这时候,数学成绩爆表的牛顿跑了出来,搞定了剩下的所有问题,结果震惊整个物理学界,被大家认为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并且还发表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集,在牛顿笔下诞生了。那就是物理界的圣经——《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这时候胡克不服啊,“明明是老子先发现的定律,咋就成你牛顿的成绩了呢?
物理学界最强对撕就此展开。
胡克当时气的啊,他随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牛顿的好基友哈雷,暗示自己早就完成了引力定律的公式推导。于是,老实人哈雷来救场了。
哈雷给牛顿写信,说胡克承认这个定律是牛顿证明的,但是牛顿至少应该在序言里提一下胡克,毕竟这个东西还是胡克先发现的。牛顿看在好基友的面子上,做出了妥协。在《原理》中注解说明霍恩、胡克、哈雷曾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引力反比定律。
可是,傲慢嫉妒心超强的胡克没有就此罢休,多次发表文章攻击牛顿。于是牛顿在回信里说了这么一句话:“(胡克)至少必须节制一下他的虚伪。 ”并且,他在《原理》出版之前,把书里面大部分涉及到胡克的引用统统删掉了。
知道这件事的胡克,当时就被气得一颠一颠,就差没有原地爆炸了。
最后,胡克忍无可忍,上告英国皇家学会,说他盗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牛顿也是够赖皮,他死活不承认,于是两人就在科学院上吵得不可开交。
牛顿首先就当头一炮,承认收到了胡克的来信,而且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在1665年就发现了这个定律,当时加上名字,完全是看在好基友哈雷的面子上。
直接打了胡克一个措手不及。
而且,牛顿直接在现场从新验证了一遍,直接挑衅胡克,让胡克也来推导一下。
英国皇家学会
胡克数学太烂,推导不出来,开始翻老帐,还进行人身攻击(一句话:no zuo no die)。这下把牛顿可气坏了,新仇旧账一起算,直接开始怒怼。最终,胡克也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怒火攻心,又无处发泄,活生生把自己气病了。
1703年3月3日,双目失明的胡克带着遗憾,在伦敦格雷欣学院去世了。而胡克去世后,牛顿就马不停蹄地开展了他的报复工作。
胡克影视形象
当时已经在英国皇家学会担任主席的牛顿,先是将皇家学会里的胡克实验室和胡克图书馆解散了,然后把胡克生前的所有研究成果、研究资料和实验仪器要么分散出去,要么销毁掉。到最后,甚至是胡克的唯一一张画像,也没有被放过。
于是,在此后的300年里,胡克就一直被描述成是一个,多疑多病、沉默孤僻、爱争功、难共事的人。是一个,因为先天生理的缺陷,而导致心理扭曲的变态。(不过胡克的确是一个傲慢、好大喜功、嫉妒心强以及比较低情商的人)
牛顿胡克漫画
牛顿有一句被人认为是非常谦虚的名言: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 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这句话的背景其实是这样的,因为他一直以来撕了不少人,给自己招了很多敌人。后来就有些人开始攻击他,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你牛顿有什么厉害的?”
结果牛顿他老人家轻描淡写,说了上面这句话。意思是啥呢,“我确实没什么厉害的,可你们这些连贝壳都捡不着的人,嗯,都是垃圾。”
但是历史终归也是公平的,如今胡克也得到了他应有的评价和荣誉。这场号称科学史上时间最长的撕X,虽然最终是牛顿赢了,可是对科学的发展以及对牛顿的形象都留下了负面的影响!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最后,让我们一起悼念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胡克!
相关问答
【列文虎克、巴斯德和科赫等在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中有哪些...
[最佳回答]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巴斯德认为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以及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并实际证实了关于免疫学说...
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发明者)的简介_作业帮
[最佳回答]微生物学的开山祖—列文虎克1673年有个名叫列文虎克(AntonivanLeeuwenhoek)的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
列文虎克和罗伯特虎克的成就分别是什么?
罗伯特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列文虎克是细菌的发现者。罗伯特虎克(Robert.Hooke,1635-1703),又译罗伯特虎克,英国物理学家,他于1665年用自己研...
列文虎克为什么说他的贡献是划时代的?
列文虎克作为杰出的显微观察家,在生物学史上是相当重要的。直到19世纪,显微科学的研究才超过他的水平。从职业上看,他是一位业余科学家,他的主要职业是商人,...
列文虎克乐虎克的成就?
安东尼·列文虎克,英文名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0.24-1723.08.26)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主要成就:发明显微镜,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纪...
列文虎克在细胞学的贡献?
列文虎克开发了单式显微镜,为人类解开了“细菌”的神秘面纱。谈及列文虎克,这可是一位记载于我们生物教科书上的“知名人物”,虽然他的本职并不是科学家,但是...
列文虎克的地位?
安东·列文虎克,是研究微生物的第一人,曾是一个荷兰商人。由于他的划时代贡献,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酷爱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一生制作了400多台...
关于列文虎克的有哪些跟显微镜、微生物有关并玩出名堂的故事...
[最佳回答]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列文虎克的工作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
读了列文虎克的故事后,我们受到的启发是_作业帮
[最佳回答]要在生活细微中发现科学,不要因为是玩就认为是不务正业
虎克与列文虎克的区别?
区别在于:虎克是英国人,博物学家、发明家;列文虎克是荷兰人,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又译:罗伯特·虎克,1635年7月18日-17...